博物館展教模式下的青少年教育新探(轉載于《博物館中國》)
[日期:2025-03-25] | 作者:歷史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博物館作為至關重要的文化教育機構,在青少年兒童教育領域承擔著重大責任。伴隨社會的不斷發展,針對青少年兒童的教育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博物館作為“第二課堂”的作用越發凸顯。融合兒童心理學與行為認知學理論,能夠更好地設計教育活動,從而滿足青少年兒童的需求。博物館的展教活動不但要滿足青少年兒童的好奇心,更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一、博物館教育與青少年兒童心理認知的關聯
兒童的心理認知會影響他們參觀博物館的效能。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好奇心的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博物館可以根據兒童的行為認知來制定教育策略,保持新異性與熟悉性的平衡有助于發展好奇心,進而提高參觀興趣。例如,在學齡前,可以用色彩鮮艷的展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青少年期,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引導他們思考,組織小組活動促進他們成長,同時為家長提供相應的指導等。
基于少年兒童的行為認知規律,博物館能夠制定相應的教育策略。對于處于幼兒期的兒童,應當利用色彩鮮艷、形狀奇特的展品以及互動活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培養其觀察力。對于青少年兒童,則需要設計具有挑戰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引導他們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索,同時組織小組活動,促進他們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習成長。此外,為家長提供教育指導,讓他們能夠依據孩子的心理認知特點引導參觀,這也是提升博物館教育效果的重要環節。
二、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青少年兒童教育活動解析 “行走的廣西博物館”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兒童量身定制活動內容。在學齡前階段,借助具有特色的元素以及互動游戲的形式傳播文博知識;在青少年時期,結合展覽開設研學課堂,并設置流動展覽區域。該活動對兒童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贏得了家長和學校的高度贊譽,榮獲多項榮譽,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樹立了優秀典范,吸引了更多的社會關注。 “跟著博物館游廣西”研學游活動,精心設計了多條主題鮮明的研學路線,充分考量兒童的認知特點。在學齡前注重趣味性,在青少年階段追求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此項目通過創新合作模式,聯合文博單位與旅行社,整合各方資源,拓展了教育的廣度和深度,為研學游活動提供了創新思路,讓更多的孩子從中獲益。 “兒童考古探秘館”劃分四個區域,依據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進行設計。在學齡前,以吸引兒童注意力為主要目標;在兒童時期,著重培養其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在青少年階段,讓兒童親身體驗考古與文物修復。依據不同年齡開展不同的授課主題。低階段強調趣味性,中階段傳授知識并培養實踐能力,高階段側重研究思考,對兒童進行分年齡段培養?!皟和脊盘矫仞^”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受到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成為重要的教育陣地,接待了眾多兒童和家長。 三、博物館教育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教育活動的實踐進程當中,也面臨如下困境:在親子游活動里,存在孩子對家長過度依賴進而致使獨立性降低的情況。例如,一名5歲的女孩在活動中由于依賴媽媽而缺少獨立參與游戲的興致。與此同時,家長“越位”的現象十分嚴重,就像在“辨字體找成語”的游戲中,部分家長為了爭奪名次而代替孩子參與,使得孩子變得被動,進而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和探索欲望。 博物館與學校、家庭的合作不夠緊密,尚未形成常態化、系統化的合作機制。“漢字王國”親子游活動雖然有專家提供建議,但活動頻率和影響力有限。博物館進校園的活動大多為單次活動,學校開發相關教育課程的情況較少。與其他社會機構的合作還有待加強,在“跟著博物館游廣西”項目中,與旅行社的合作雖有一定成效,但資源整合的深度和廣度仍需提升。此外,經費不足以及項目人員較少制約了博物館教育資源的整合,正如廣西自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所提到的,工作難以常態化、規?;?、系統化地開展。 基于此,可結合青少年兒童心理認知考慮以下解決方案:家長應當在多重角色之間靈活地進行轉換。當孩子對展品產生興趣的時候,家長可以扮演充滿好奇的“老小孩”,從而激發孩子的分享欲望;當孩子需要榜樣時,家長要積極參與活動,展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在互動游戲中,家長可以適度的成為對手,以激發孩子的競爭意識;在團隊活動時,家長作為隊友與孩子共同完成任務。在參觀的過程中,家長可以與孩子討論展品,通過提問來引導孩子的注意力,同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功利性對孩子造成影響;在親子游游戲中,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主導,可增加父親帶孩子參與活動的時間,以更好地培養孩子性格。 根據兒童的心理認知特點來優化課程。在幼兒期,課程應當注重趣味性和互動性,例如用故事化的方式講解文物知識,設置動手操作的環節。在青少年期,課程要增加深度和挑戰性,組織專題講座、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設置創意項目。加強與學校教育的銜接,結合學校的教學大綱和課程安排來設計研學活動,為教師提供資源和培訓,通過發放參觀卡吸引孩子和家長參與,從而提高博物館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