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級 13冊 第二單元 影視金曲 第2課時
[日期:2014-10-13] | 作者:藝術組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辛德勒的名單》
陳衫杉
【教學課題】電影配樂《辛德勒的名單》
【課型】器樂欣賞
【課標教材解讀與學情分析】
經過第1課時《長江之歌》的學習,確立了“主題歌”概念,但大多數學生未曾關注過影視主題音樂。《辛德勒的名單》這部經典影片及其配樂 信息量龐大,是本單元的重點欣賞內容,一節課的內容不宜過多,且課堂必須突出音樂性,該影片的輝煌史、在電影界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創作背景,以及養成良好觀影習慣等內容,應留給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要通過引導學生關注旋律(波浪式進行)、音色等音樂要素,初步接觸“主題音樂”這一基本概念,以及配樂與畫面間的關系、主題音樂的作用。欣賞過程重在以“情”動人,教師要通過音樂活動引導學生走進樂曲,并始終沉浸在樂曲的氛圍中。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生活閱歷與接受能力,影片及配樂關于社會歷史的深刻內涵稍嫌厚重,故不在此設計相關教學環節,若在高中音樂課程中涉及應該更為合適。
【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全曲、畫旋律線、哼唱主題句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樂曲表達的情緒和情感,以及樂曲旋律波浪式進行的特點。
2、對比欣賞不同樂器演奏的主題音樂,引導學生感受音色變化所產生的不同情感表現與劇情畫面間的關系。
3、引導學生關注影視配樂,初步接觸主題音樂這一基本概念,體會主題音樂在影片中的作用。
【重點與難點】:讓學生感受樂曲表達的情緒和情感。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課前準備 |
播放樂曲 |
隨著樂曲聲入座 |
營造氛圍 讓樂曲貫穿課堂始終 |
導 入 |
講述歷史背景與電影情節簡介 (樂曲以低音量繼續播放) |
聆聽樂曲與背景簡介 |
創設情境 |
賞
析
樂
曲 |
一、初聽樂曲,關注音色 1、提出問題并播放樂曲(4’12’’)
2、抽問后板書 |
聽樂曲, 辨別樂器音色, 感受音樂情緒, 想象電影畫面。 |
初聽樂曲, 關注音色(小提琴) 讓學生自主感受 樂曲并展開想象。 |
二、再聽樂曲,關注旋律 (1)播放樂曲 (2)范唱主題句 (3)提問旋律線進行方式 |
再聽樂曲, 看樂譜,哼唱主題樂句 聽老師范唱后視唱主題句
看教材、思考、回答, 畫旋律線 |
學生熟悉主題樂句
引導學生體會樂曲旋律波浪式進行的特點以及主題音樂與影片的關系 |
|
三、視聽結合 (1)播放影片最震撼人心的“紅衣小女孩”經典片段,提示注意影片配樂
(2)提問影片配樂與畫面的關系,什么是“主題音樂”
|
看電影片段,聽配樂
討論并回答問題 |
引導學生加深理解影片主題音樂思想內涵、 關注影片配樂與畫面的關系
嘗試小結主題音樂概念 |
|
四、音色與畫面 (1)播放三段場景音樂(主題音樂變奏),后揭示樂器音色 (2)依次播放以上配樂的影片場景,提問配樂作用
|
聽辨樂器音色并回答
體會電影場景及配樂, 討論并回答 |
引導學生對比欣賞不同樂器演奏的主題音樂, 感受音色變化所產生的不同情感表現與劇情畫面間的關系 |
|
五、播放電影尾聲片段 提問主題音樂在影視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
再次完整欣賞主題音樂 |
引導學生感受主題音樂統一影片結構、深化影片主題的作用 |
|
下 課 |
本課小結
|
回顧本課 |
課堂小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