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地方歷史文化探究小組走進古蜀國歷史遺跡——九倒拐
[日期:2021-05-06] | 作者:sweetbear 3579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蠶叢王是古蜀國一代明君,他不甘自己養蠶業的發展僅限于岷江上游地區,他要推動整個統治區的養蠶業發展。他數次帶領他的部落,輾轉岷江流域四處尋找,最終選中并確定在“瞿上”立國治蜀。
那么,“瞿上”在何處?史學家考證,就在雙流牧馬山“九倒拐”。羅蘋對《路史前記》注說:“瞿上城在今雙流縣南十八里,縣北有瞿上鄉?!彼拇ù髮W歷史系著名教授劉琳考證,按其方位,在今雙流縣十八里的牧馬山上,屬瞿上鄉境內。并確認新津文化館藏縣人李澄波老先生實地考察后的手稿記載:“瞿上城在今新津縣與雙流交界之牧馬山蠶叢祠九倒拐一帶”。
為了印證上述觀點的正確性,并利用鄉野史提升小組探究的品質?!半p流地方歷史文化探究”小組于4月29日走進雙流區勝利鎮九倒拐。行前,圍繞九倒拐小組成員提出了自己的問題——(1)蠶叢為何選擇九倒拐為立國治蜀的基地(2)九倒拐是否存在蠶叢王留下的遺跡(3)哪些歷史文獻可以證明九倒拐的歷史價值;帶著這些問題,小組成員在九倒拐進行了近3個小時的探尋。
九倒拐山高林密,要在復雜的地形中得到問題的答案實屬不易。當地雖說有關于蠶叢與九倒拐的宣傳欄,但其科學性有待進一步考證。同學們順著九倒拐的石階和溝渠,試圖尋找一些蠶叢活動的遺跡。石洞、石穴、崖墓逐漸出現在眼前,我們共發現6處洞穴,其中一處為2020年雙流文物局所設的“不可移動文物”,洞穴和崖墓的發現讓小組成員甚為歡喜,書籍中的記載與現實的遺跡似乎有了契合點,有同學還鉆進石洞,打算一探究竟。
那么,“瞿上”在何處?史學家考證,就在雙流牧馬山“九倒拐”。羅蘋對《路史前記》注說:“瞿上城在今雙流縣南十八里,縣北有瞿上鄉?!彼拇ù髮W歷史系著名教授劉琳考證,按其方位,在今雙流縣十八里的牧馬山上,屬瞿上鄉境內。并確認新津文化館藏縣人李澄波老先生實地考察后的手稿記載:“瞿上城在今新津縣與雙流交界之牧馬山蠶叢祠九倒拐一帶”。
為了印證上述觀點的正確性,并利用鄉野史提升小組探究的品質?!半p流地方歷史文化探究”小組于4月29日走進雙流區勝利鎮九倒拐。行前,圍繞九倒拐小組成員提出了自己的問題——(1)蠶叢為何選擇九倒拐為立國治蜀的基地(2)九倒拐是否存在蠶叢王留下的遺跡(3)哪些歷史文獻可以證明九倒拐的歷史價值;帶著這些問題,小組成員在九倒拐進行了近3個小時的探尋。
九倒拐山高林密,要在復雜的地形中得到問題的答案實屬不易。當地雖說有關于蠶叢與九倒拐的宣傳欄,但其科學性有待進一步考證。同學們順著九倒拐的石階和溝渠,試圖尋找一些蠶叢活動的遺跡。石洞、石穴、崖墓逐漸出現在眼前,我們共發現6處洞穴,其中一處為2020年雙流文物局所設的“不可移動文物”,洞穴和崖墓的發現讓小組成員甚為歡喜,書籍中的記載與現實的遺跡似乎有了契合點,有同學還鉆進石洞,打算一探究竟。
考察完畢,小組成員對本次探究進行和總結。大家一致認為:雖然九倒拐有洞穴和崖墓等人類活動的遺跡,但是否與蠶叢有關還有待商榷。史書中關于九倒拐的記載也只是只言片語,且缺乏文物和文字的支撐。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探究。(歷史組 范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