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區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研討活動在我校舉行
[日期:2021-12-01] | 作者:sweetbear 1501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1年11月26日上午9:00,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教研活動在雙流中學實驗學校舉行,本次活動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由雙中實驗校熊梓羽老師帶來一堂《生命的意義》大單元教學展示課;其次熊老師說課,各位老師評課;最后由雙中實驗校廖紅老師帶來《五育融合,鑄魂育人》講座。
緊接著用三個充滿詩意的篇章來開展教學:
第一篇章:回首歲月,知生命可貴。本篇章通過“人生跳躍藍圖”的情景創設。人生跳躍藍圖上繪制了77個格子,一個格子代表一歲,在老師的提問下,在逐漸劃掉格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歸納出生命的特征,生命是獨特的、來之不易的、不可逆的,并能領悟到生命的可貴。
第二篇章:感悟歲月,識生命厚重。本篇章繼續向學生說明人生跳躍藍圖的使用規則,引導學生在自己的圖上找到生命中有意義的時間點并與同學們分享。熊老師又展示了陳延年和陳喬年的人生故事,學生深受感動的同時能從生命與社會、國家的角度概括出生與死的關系,并能說出什么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如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充滿愛心;學會承擔責任;能將個人理想和國家發展、民族復興聯系在一起。熊老師還送給大家一句杰克倫敦的名言:“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絢爛的流星,愿它的每一顆都綻放這最動人的光輝。”
第三篇章:展望歲月,繪生命藍圖。同學們在人生跳躍藍圖上找到未來歲月中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時間點,并在旁邊寫下為了這個特別重要的事情,自己愿意付出的努力,同學們能夠制定出未來的生活目標和規劃。

最后,熊老師請課堂開始時收到卡片的同學分享卡片上的內容,卡片上是熊老師送給學生關于生命的寄語,希望同學們用認真、勤勞、善良、責任,勇敢來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
課堂結束后,熊老師以《歲月如歌 生命如詩》為主題進行說課,還分享了她對于自己生命的思考。
在評課環節,老師們紛紛給出自己的積極評價:這是一堂情感美、語言美、畫面美、音樂美的引人入勝的生命課程;情景的創設從生活中來,又高于生活;本堂課讓同學們感受到了生命的長度、寬度、厚度;對七年級第四單元進行了成功的大單元整合,邏輯和理論關系順理成章,每一篇章循序漸進,不斷升入,讓學生對生命從認識到思考到反思再到行動,是一個從感受到實踐的過程。
廖紅老師開展五育融合為主題的題目為《五育融合,鑄魂育人》講座,廖老師分別從五育背景、五育內涵、如何推動五育融合三個方面開展。
黨的十九大強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是教育系統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所在。要把立德樹人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刻理解和把握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了“堅持五育并舉”,強調“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以此“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五育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聚焦“五全”和“七進”,其中“五全”指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息育人”;“七進”指五育要“進文化、進課程、進課堂、進生活、進評價、進治理、進生態”。
廖老師提出了推動五育融合的三條路徑:
1.實踐參與是五育融合教學的根本途徑。
2.以特色課程為抓手,強化五育融合,例如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將課程與教學作為“五育融合”日常化的基本路徑,推出綜合實踐課程:走進彭鎮種植基地。
3.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探索五育融合,例如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持續推進省級重大課題:《基于健全人格培養的德育課程化實踐研究》,梳理出“一主體四和諧”健全人格培養的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目標體系,實現課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
本次教學研討進行的非常成功,老師們也將繼續合作交流,共同打造高質高效課堂!(撰稿:張穎晨 攝影:張穎晨 審稿:胡燕)
熊梓羽老師是雙流區道德與法治學科帶頭人,這是她帶來的一堂區級展示課,在《生命的意義》一課中,熊老師采用了教學評一致性大單元教學,創造性的結合雙中實驗校的三項課題:健全人格課題、學科微課題、生涯規劃課題,用“人生跳躍藍圖”貫穿本堂課,獲得了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緊接著用三個充滿詩意的篇章來開展教學:
第一篇章:回首歲月,知生命可貴。本篇章通過“人生跳躍藍圖”的情景創設。人生跳躍藍圖上繪制了77個格子,一個格子代表一歲,在老師的提問下,在逐漸劃掉格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歸納出生命的特征,生命是獨特的、來之不易的、不可逆的,并能領悟到生命的可貴。
第二篇章:感悟歲月,識生命厚重。本篇章繼續向學生說明人生跳躍藍圖的使用規則,引導學生在自己的圖上找到生命中有意義的時間點并與同學們分享。熊老師又展示了陳延年和陳喬年的人生故事,學生深受感動的同時能從生命與社會、國家的角度概括出生與死的關系,并能說出什么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如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充滿愛心;學會承擔責任;能將個人理想和國家發展、民族復興聯系在一起。熊老師還送給大家一句杰克倫敦的名言:“愿我的生命如同那最絢爛的流星,愿它的每一顆都綻放這最動人的光輝。”
第三篇章:展望歲月,繪生命藍圖。同學們在人生跳躍藍圖上找到未來歲月中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時間點,并在旁邊寫下為了這個特別重要的事情,自己愿意付出的努力,同學們能夠制定出未來的生活目標和規劃。

最后,熊老師請課堂開始時收到卡片的同學分享卡片上的內容,卡片上是熊老師送給學生關于生命的寄語,希望同學們用認真、勤勞、善良、責任,勇敢來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
課堂結束后,熊老師以《歲月如歌 生命如詩》為主題進行說課,還分享了她對于自己生命的思考。
在評課環節,老師們紛紛給出自己的積極評價:這是一堂情感美、語言美、畫面美、音樂美的引人入勝的生命課程;情景的創設從生活中來,又高于生活;本堂課讓同學們感受到了生命的長度、寬度、厚度;對七年級第四單元進行了成功的大單元整合,邏輯和理論關系順理成章,每一篇章循序漸進,不斷升入,讓學生對生命從認識到思考到反思再到行動,是一個從感受到實踐的過程。
廖紅老師開展五育融合為主題的題目為《五育融合,鑄魂育人》講座,廖老師分別從五育背景、五育內涵、如何推動五育融合三個方面開展。
黨的十九大強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是教育系統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所在。要把立德樹人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深刻理解和把握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了“堅持五育并舉”,強調“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以此“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五育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聚焦“五全”和“七進”,其中“五全”指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息育人”;“七進”指五育要“進文化、進課程、進課堂、進生活、進評價、進治理、進生態”。
廖老師提出了推動五育融合的三條路徑:
1.實踐參與是五育融合教學的根本途徑。
2.以特色課程為抓手,強化五育融合,例如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將課程與教學作為“五育融合”日常化的基本路徑,推出綜合實踐課程:走進彭鎮種植基地。
3.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探索五育融合,例如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持續推進省級重大課題:《基于健全人格培養的德育課程化實踐研究》,梳理出“一主體四和諧”健全人格培養的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目標體系,實現課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
本次教學研討進行的非常成功,老師們也將繼續合作交流,共同打造高質高效課堂!(撰稿:張穎晨 攝影:張穎晨 審稿: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