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學科育德,助力師生成長
[日期:2024-12-27] | 作者:教科室 385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近日,成都市雙流區立格實驗學校成功舉辦了“基于健全人格培養的課程化實踐研究”學科組總結會。此次會議旨在回顧和總結本學期各學科在健全人格培養方面的教學成果與經驗分享,進一步優化學科育德的實施策略,讓“立德樹人”發生在學科課堂中。
會議于2024年12月18日星期三在學術廳舉行。參會人員包括理科組、文科組、及各學科組研發小組成員和部分相關領導,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學科教學中健全人格培養的實踐研究。
理科組的羅中華老師為大家帶來了關于《跨學科實踐:地球上的水循環》課題的說課展示。該典型課例在剛結束的成都市第十六屆初中物理教師教學大賽中榮獲特等獎的第一名。羅老師首先篩選了健全人格要素,并詳細闡述了如何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滲透這些要素。羅老師通過教學研究、教學設計等方面的分享,展示了如何將健全人格培養與物理教學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她還分享了學生小報、學生活動反思、學生原創歌曲等多種形式的學情反饋以及教師反思。本堂課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界限;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了學生對不同學科間聯系的深入理解,讓學生構建了綜合性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物理教研組長羅遠洋老師分享了物理組健全人格典型課例磨課歷程。他介紹到物理組的老師們齊心協力打造了這堂精品課例。本堂課經歷了“明方向、找問題、理思路、挖亮點、再優化、展風采、攀新高”的歷程。該課例在12月17日教育部基礎教育物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年會上展示,也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羅老師還分享了物理組的健全人格研討會,通過跨學科實踐的深入研究,結合典型課例的打造,充分挖掘跨學科實踐中的育德要素及實施策略,從而構建育德新課堂。物理組在準備雙流區第八屆初中“課標·教材·學情·評價”解讀大賽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物理學科育德要素挖掘及教學實踐》的研究成果,在《光的世界》“學科育人價值體現”欄目中,從培養科學素養、激發創新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以及增強社會責任感等方面進行教材分析與解讀。
語文組的江靜潔老師進行了典型課例《大雁歸來》的精彩說課。該課例中體現了“敬愛自然、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的教學理念,并分享了如何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環境,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該課例內容豐富、實例生動,為大家提供了寶貴的教學參考和借鑒。
語文教研組組長謝娟老師也分享了主題“教研促育人,努力新生長”的課題的開展情況。她從“學期先計劃、多方齊磨合、全組共學習、努力新成長”四個方面分享了語文組開展健全人格研討情況;她強調:通過學科育德的研究,大家對語文文本有深刻的解讀、對健全人格要素有所了解、對課堂育人有意識的引導。
本次學科組健全人格培養總結會,物理、語文學科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心得與經驗,老師們加深了對健全人格培養的理解,也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為各學科今后如何更好地將健全人格培養融入學科教學中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會后,王敏蓉主任做出了精彩點評。她提出從物理組的典型課例和課題研究總結中,看到了課例和研究的雙向提升以及課題研究與學科教師之間的雙向奔赴與相互成全。語文組的課題研究體現了對教學務實達成的價值以及課題研究對教書育人落地實踐的重要價值;她強調:健全人格課題研究對于每一堂課、每一位學生以及每一位老師來說都是有價值的。
此次學科育德總結會,不僅展示了成都市雙流區立格實驗學校在健全人格培養方面的教學成果與經驗,也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平臺。通過此次研討和分享,老師們明白了健全人格培養的重要性,也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每一位教師都是德育工作者,我們將繼續深化學科育德的實踐研究,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現學校、教師、學生同時發展的三向奔赴。
(撰稿:羅遠洋;審稿:袁陳玲、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