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組學科人格要素挖掘及教學實踐研討會順利舉行
[日期:2022-06-24] | 作者:教科室 1220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2年6月22日下午第三節,四川省教育科研重大課題《基于健全人格培養的德育課程化實踐研究》,理科組學科人格要素挖掘及教學實踐研討會在名師工作室進行。理科組6個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體育、信息技術)教研組長、研發小組成員、階段研究人員以及每個組獻課的教師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理科組長羅遠洋老師主持,總課題組長袁程玲與會指導。
該次總結發言學科以抽簽的形式產生,最終由生物組和化學組進行現場匯報,其他小組提交電子和紙質版的材料。各小組的分享圍繞著教研組如何對典型課例進行打磨,人格要素如何挖掘,獻課教師如何進行人格培養進行闡述。
首先進行匯報的是生物組曾思敏老師,她從生物組如何進行精品課例建設、專題會議研討、研究困惑思考三個方面進行匯報。生物組對典型課例《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反復進行磨課,選擇了人與自然這一核心要素,讓學生學會認識自然,欣賞自然,熱愛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人格要素挖掘中,生物組還對促進人際交往,自信的培養、生命與生活等人格要素進行了梳理和解讀,讓學生體會生命現象,感受透過現象認識本質。
接著由化學組張穎老師匯報,她談到化學組在經歷了五次研討三次磨課的基礎上對典型課例產生了以下幾個創新點:首先通過防疫物資(口罩)作為情境引入,巧選主題激發學生興趣;其次是勇于創新,將改進實驗在課堂上演示并讓學生在兩分鐘就能親眼就看見實驗現象,體現了科學探究的樂趣和實事求是的探究精神。然后是精呈資料,通過精選資料在課堂上將數據呈現給學生,讓學生以直觀的感受知道了金屬冶煉需要大量的金屬礦產資源。最后張老師還匯報了化學組對健全人格新目標體系中的敬畏自然要素進行了三個水平層次的解讀。
接著,理科課題組長羅遠洋老師肯定了兩個學科組的典型課例,并對本學期理科組的相關工作進行了說明,同時要求各學科組研發成員對人格要素如何挖掘和教學實踐的創新點提出自己的思考。
最后,課題組長袁陳玲老師對本學期理科組的典型課例給予了高度評價。各學科組都準備充分,課堂展示精彩紛呈,讓理科組的人格培養典型課例水平又上升了一個“臺階”,希望課題組能把研究工作落到實處,真正達到“育人”效果。
(撰稿:顏萍 審核:羅遠洋)